我院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时间:2017-10-26
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朱喆教授说,党的十九大对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新概括,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凝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一重要理论凝练,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博士生导师、学院副院长王智教授说,党的十九大秉承初心与使命,深刻概括新时代的新特征,深刻把握党所处的新方位,深刻分析社会的新矛盾和新要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近百年艰苦卓绝、气吞山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在咫尺,党的十九大因此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航向标。
学院副院长邓喜道副教授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并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这一重大判断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方位。
学院院长助理权宗田副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主要矛盾、两个15年新目标等系列新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近现代史系党支部书记杨春满副教授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气势恢宏,气度从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十九大报告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给人以方向的指引、信仰的感召、进取的动力、胜利的信心,令人振奋,倍受鼓舞,催人奋进。
中国近现代史系主任郭国祥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该判断深刻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该判断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活力,风景这边独好;意味着中国道路、中国实践的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一种深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是一种充分的政党自信、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该判断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是新的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也赋予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工程”新的内涵和阶段性特点,更是中国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因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青年教师薛炎说,理论是一面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过去五年,中国之所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是有新思想的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形成和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
博士生导师雷江梅副教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质上是“大国成为强国”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亦可称之为“历史性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基础和实践依据。推进“四个伟大”(“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是新时代中国发展最根本、最具时代精神的大战略、大谋划,也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核心灵魂。
思想教育系主任邵献平教授说: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经历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幸福生活。我们经历了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強起来的伟大工程。我们坚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智慧,我们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师,我们一定坚守教学纪律,履行岗位职责,为宣传好十九大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党支部书记韩露说,十九大报告,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发展新目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论述,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既深感振奋,又倍感责任重大。在支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要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把支部每一位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学院党委书记王能东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以来,学院党员教师积极收听收看十九大会议直播,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畅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体会,体现了学院党员教师的一种政治意识。学院党委将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抓落实,精心组织开展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专题学习、辅导报告会和理论征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召开教师集体备课会,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文字:学院办公室 责编:张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