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园社区】2025年武汉理工大学“新生杯”辩论赛初赛在南湖分场落下帷幕
时间:2025-03-18
为深入推进武汉理工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 文化理工”育人氛围,武汉理工大学辩论社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以“图书馆+社团”的形式,举办2025年武汉理工大学“新生杯”辩论赛。
本届“新生杯”的初赛于3月15日至16日在南湖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余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进行。马房山校区十二个学院的辩论队会师南湖分场,呈现六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前三场比赛围绕“‘梗文化’促进/阻碍了表达”展开辩论。正方立场下,梗本是从某个场景或事件中提取而来,往往短小精悍,容易传播。在非正式的场景下,使用梗能解决词义不达的问题,比如“班味儿”、“小镇做题家”,一个简单的词语就将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历程大致概括。梗就像一种贴近生活的新式成语,当其成为一种文化时,无非降低了表达门槛,促进了表达。
反方恰恰抓住了梗涵盖意义广的问题,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往往因为对梗的理解不同而导致交流出现分层的情况,反而降低了表达的输出效率和双方之间的表达意愿。更有甚者,当梗以一种文化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语料库时,一些诸如“抑郁症”这样相对沉重的梗出现在了公众玩笑的场合,往往会让人们忽视了对相应人群的关注和理解。
后三场则就“对加害者‘事出有因’的讨论有利于/不利于社会公正”进行了交锋。正方认为,司法中对“事出有因”的讨论是必要的,是同罪不同刑的重要考量之一,在法治中体现人治道德的光辉,也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之一。将讨论的权利放给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将“事出有因”尽可能发掘得细致而真实,有助于实践的多角度讨论,进而促进事件的公正处理。此外,正方以许多等真实案件为证,说明了公众对他们加害行为动机的讨论非但没有减轻对恶劣行径的判刑,而且借此讨论揭露了生活中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以期政府及时干预遏制。于未来而言,这种讨论对于社会公正也是有利的。
反方则认为,公众过度关注加害者的“事出有因”,可能导致司法系统的偏颇。如今,公众讨论集中在网络层面,对加害者动机的讨论由于信息不全面、认知心理学上个人更认同与自己相同的言论以及潜在的言论集群和不真实言论都有可能造成讨论的异化,不利于得出公正的判罚。更有甚至,网络环境中对事件的讨论出现部分将“事出有因”的矛头对准了受害者的群体,极有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反方也提出了其方法论,即应该建立更加全面的社会反馈通道,让讨论避免因片面而集群,才有可能真正有利于社会公正。
每场比赛环节结束后,三位评委从竞技辩论的角度分析了两场比赛双方的论点阐述的清晰程度、环节交锋的有效程度、论证义务的完成程度,并就整场比赛的呈现情况对双方进行投票,选出本场比赛的获胜方和最佳辩手。
伴随着南湖分场比赛的结束,2025年武汉理工大学“新生杯”辩论初赛也告一段落。期待各晋级队伍的辩手们在复赛中的精彩表现。
(通讯员:蒋若冰 编辑:陶倩倩 审核:黄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