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榜样力量】身边的榜样——记学校三好学生标兵周莹莹
时间:2024-12-24
周莹莹,女,中共预备党员,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平均学分绩点4.334,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素质拓展协会会长、政治2202班生活委员,曾参与学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两项,获国家级奖项1项,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等奖励及荣誉。
勤学善思,励志笃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她深知学业的重要性,大学伊始,就设定了明确的学业目标,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她都勤学好问,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分享。课后,她乐于思考,遇到不解的问题便会积极向老师请教,竭力解决每一个困惑,总结经验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力求全面发展,争做奋进者,向更好迈进。此外,她还精心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严格贯彻落实,定期进行自我剖析,客观审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进,她在学习的道路上锲而不舍、大步前行。上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和综合测评均位列专业第一,逻辑学、社会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分数均在95分以上。
严谨负责,有条不紊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她坚信个人的价值只有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在班级工作中,作为生活委员,她致力于为同学们服务,怀揣严谨负责的态度,努力维护班级同学各项权益,在构建文明寝室、和谐班级中建言献策、贡献一份力量。她坚信滴水汇聚成江海,面对简单、细微的工作任务,她从不轻视,认真仔细地做好工作落实,一件件小事汇聚在一起,总会找到人生的价值。作为院心理素质拓展协会会长,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筹办院心理情景剧大赛、院心理微电影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敢于创新,突破传统,将心理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主题。在实践中,以身作则,用心服务,培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用智慧维护同学心理健康,在相伴同行中共促成长。
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吾生也有涯,而追求也无涯。”她深知创新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青年学生应积极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实践。她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校级项目两项。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创新思维。其中,《数字技术与红色文旅融合的价值、挑战和路径研究 —— 以湖北省为例》项目已顺利结项。在暑期,她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时事热点和社会现状开展相应调查,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之问、社会之问。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各项科研竞赛活动,获得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三等奖、第十二届“导航杯”(中南联盟)实践教育活动——“中国故事”讲演大赛三等奖、校第二十三届 “创新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她珍惜每一次挑战自我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为未来的科研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春在“志”,奉献社会
她深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汲取知识,更要在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她积极响应校院的号召,踊跃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她做过核酸志愿者、迎新志愿者、献血志愿者等,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她深入社区、走进乡村,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她在奉献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也深切感受到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不易和喜悦,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平凡耕耘者的辛勤和伟大。
奋楫笃行将致远,挺膺担当正青春。她将继续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周莹莹 编辑:范新雨 审核:黄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