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党建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作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党支部与学院机关党支部联合开展结对共建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活动

时间:2025-04-2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4月19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党支部与学院机关党支部赴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结对共建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活动。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阳新县城区莲花湖畔的伏虎山上,李先念为陵园题写园名,杨尚昆、彭德怀分别为烈士纪念碑题写碑名和题词,胡耀邦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在烈士纪念广场,党员们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的活动。全体党员紧握右拳,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在铿锵的誓言中,大家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随后,党员们瞻仰了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并敬献花圈,深切缅怀在人民革命武装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在烈士纪念馆和纪念堂,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仿佛将党员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叶挺、周恩来、宋庆龄、彭德怀等曾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斗争,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31万阳新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的故事,党员们加深了对湘鄂赣边区革命历史的认识,体验了革命先辈开创共产主义事业的艰辛,更加深刻认识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传承与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光辉历史。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批批从阳新走出去、战斗过的革命先辈们始终不忘初心,把党和人民军队的制度纪律视作自己一切行动的生命线,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树立起一代清风正气。在接下来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支部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温了从阳新走出去、战斗过的革命先辈们的动人故事和英勇事迹:王平上将在生活作风上勤俭节约,在对待家人方面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从来不利用公权办私事。贺俊侦将军即便是离休后也时刻不忘保密纪律。身为司令员的黄骅因体质较弱,司令部准备给他安排点“保健饭”“保健菜”,可黄骅坚持不要这份特殊照顾。1930年10月,时任中央交通局局长的吴德峰历经千辛万苦将打土豪缴获的10斤黄金秘密运送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被周恩来称赞为:“腰缠万贯,不取分文,真是一位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人。”1985年4月,梅盛伟将军回阳新开展军史调查。其间,他回绝了亲戚请他帮忙购买东风牌汽车的请求并告诉他们,我手上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办事。“提包政府”的副主席曹玉阶经常身背布包、脚穿草鞋、头戴草帽,不顾病魔缠身深入乡村为基层群众就地解决问题,最后因过度操劳而牺牲。王义勋将军坚决不让家人坐公车。朱涤新永葆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在任武汉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时,仍在使用1942年在山东抗日战场上缴获的一个日军饭盒。老红军佘华山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要求回乡务农,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近40年,从未要过集体一分报酬。这样体现我们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动人故事和英勇事迹不胜枚举,还有很多很多……聆听讲解员们饱含深情的讲述,党员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答卷,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在专题研讨环节,两个支部的党员们共同学习研读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部分内容并分享了学习心得,此外,全体党员还开展了保密专题学习。

    在交流互动环节,全体党员一致表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前进的有力武器。我们要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同时,也要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党的历史相结合,从历史长河中探寻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与创新。在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克己奉公、艰苦朴素、清正廉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早日把我国建成教育强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 初审:赵晴 终审:张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