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思政领航】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次经典著作读书会顺利开展
时间:2025-10-10
为引导学生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2025年10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弘毅楼15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成功举办《德意志意识形态》专题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副教授吴琳老师担任主讲,副院长王军教授参与读书交流。
活动伊始,王军副院长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主讲人吴琳老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专长。随后,吴琳老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强调了经典著作阅读在理论学习和思想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在主讲环节,吴老师以清晰的逻辑脉络,首先聚焦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哲学,从其思想的出发点、核心主题、理论逻辑三大维度切入,并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视角,引导同学们全面而客观地把握费尔巴哈哲学的精髓与局限。
随后,吴老师将话题进一步延伸至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体系。通过系统对比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吴老师以通俗易懂的阐释方式,有效化解了经典理论的抽象性,使得学生们清晰把握了两派思想的特点及内在联系,为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展脉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讲解核心环节,吴老师重点解读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生产活动、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历史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吴老师以生动而富有深度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核心内涵的理解,实现了理论认知的显著提升。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同学踊跃参与,就“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具体体现提出问题,吴老师结合文本语境与现实案例给予了细致解答。王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读书会的成效,并鼓励同学们持续深入研读经典著作,夯实理论根基。
本次读书会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深化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精髓的理解,更搭建了一个师生共读经典、交流思想的平台,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理论热情。学院将持续推进系列读书活动,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扎实理论功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通讯员:黄潇颖、陈诺 编辑:陶倩倩 审核: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