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概况
时间:2023-11-07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教学,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等学科方向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学科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将会走向与国际研究接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同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该学科走向国际化,与国际最新的研究接轨,也有利于国际学术与国内的有关研究形成良性互动。二是将会迅速成长为一门新兴的备受关注的一级学科。在未来10年里,我国将会成长出一大批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出现一批在这个学科领域有较深造诣的青年研究才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会迅速成长为一门新兴的备受关注的一级学科,并将以其新兴学科的生机与活力,赢得重要学术地位,跻身当代科学之林。三是实现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推进和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引领作用。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传播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学科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体系层次完整。形成了“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科研平台比较健全。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等高层次研究基地,并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高层次发展平台。三是科研方向富有特色和亮点。学科带头人朱喆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郭国祥教授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研究、雷江梅教授的中国道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研究、徐志远教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等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