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2018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案
时间:2017-12-18
武汉理工大学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含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主持建设。本学科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承建或参建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设有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工业遗产与文化研究中心、工程伦理研究中心、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教职工83人,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获得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占教师总数约60%。学院形成了一支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等各方面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在全国及湖北省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理论宣讲专家。学院拥有中宣部、中组部2014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楚天学者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人物3人、教育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1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1人、湖北省名师2人、湖北省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5人、湖北省彩虹学者1人、湖北省荆楚社科英才1人、湖北省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湖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2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教育部和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上发表及被转载学术论文数百篇次,获国家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20多项。拥有3门次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次教育部示范课、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人次入选教育部“精彩一课”。
二、考生参加“申请--考核”制报名基本条件
所有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必须符合当年教育部和学校规定的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构成
1、成立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博士生招生录取工作。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朱喆
副组长:王智、李牧
成员:王能东、邓喜道、何平、沈常鸣
2、学院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方向成立6组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及组长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四、选拔流程
1、网上报名、缴费
考生登录https://account.chsi.com.cn/(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完成网上报名和缴费,并打印《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2、考生申请
(1)网上报名时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一份,此表需要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应届毕业生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签署意见并盖章。
(2)一份报考导师接收函,并且要接收导师亲笔签名。(附件一)
(3)两份专家推荐书(副高及以上)。(附件二)
(4)个人简历,简明扼要的说明个人学习和科研经历,包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不少于 3000 字)(附件三)
(5)两份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简况表(附件四)
(6)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如有TOEFL≥85分或雅思≥6.5分,须提供成绩单的原件和复印件,上述成绩有效期五年(截止日为入学当年的9月1日);
(6)身份证、研究生证(应届生)、本科和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往届生)复印件各一份。
(7)硕士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在教育部学信网上进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查询认证,在教育部学位网上进行学位查询认证。(各一份)
(8)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应届生)。
(9)科研水平和能力佐证材料,如发表论文(包括刊物封面、目录、内容、封底)、专利或论文正式录用函和论文打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10)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2017年1月以后的)。
申请材料由考生直接提交或快递至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截止时间:2018年3月5日,赵老师收,电话:027-87658425,18607152755邮编430070。
3、专家组审核
(1)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整理申请材料,提交学院专家组审核。专家组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主要基于考生攻读硕士学位就读高校的学科点水平与声誉、考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以及体现其综合能力的证明材料,提出初审意见。学院招生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的初审意见,按照具有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数量5倍的比例,确定进入考试和考核名单,在学院网站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2)学院将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信息公布在本单位官方网站。网址:http://mkszyxy.whut.edu.cn/。
4、特别说明
(1)申请材料请按上述清单顺序编号提供,若递交的申请材料不全或无效,此申请将不予受理;
(2)一旦发现伪造行为,将取消笔试、面试和录取资格;
(3)上述材料提交本院后,将不退还。
五、学校考试
1、考试科目:外国语(满分100分)考试。
满足以下条件可申请免试:
雅思6.5、托福85分的申请考生,可免英语考试,并按该分值占总分的比例进行折算;在国外大学学习两年及以上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考生,也可申请免考学校组织的统一外国语考试,根据该生在国外大学相应课程成绩占总分比例进行折算。
六、学院考核
1、专业基础综合(笔试),满分100分,主要考核学术素养、知识结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专业外语能力。
|
学科层次 |
学科名称 |
专业笔试科目 |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发展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
|
思想政治教育 |
1、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笔试时间:
(1)3月17日下午2:30-5:30
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发展;地点待定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地点待定。
(2)3月18日上午8:30-11:3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地点待定。
2、面试,满分100分,主要考核学术潜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1)申请考生根据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针对自己的博士研究计划,做不少于15分钟的演示文稿(PPT)。
(2)专家组考核。根据各二级学科内涵特点,分成三组:第一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第三组,思想政治教育。各专家组重点考核考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潜质以及综合表达沟通能力,按照综合考核成绩提出建议录取名单。
面试时间:3月18日下午2:30 ;地点待定。
七、拟录取
1、拟录取规则
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原则,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按照综合考核成绩,依据专家组考核结果,确认初录考生名单。初录考生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后,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
(1)英语分数线不低于学校英语考试的平均分;
(2)按招生计划的1:1.5确定分数线,确定合格生源名单;
(3)各二级学科点均衡分配指标;考试科目相同的学科,按照合格生源总成绩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
(4)首席教授优先招录;
(5)一位导师有2名及以上合格生源时,由导师根据学科发展及科研需要,优先选择1名学生进入拟录取名单;
(6)如指标数少于导师数,每位导师原则上当年最多招收1名学生(含提前攻博学生)。
(7)博士考生总成绩由外国语考试、笔试、面试三个环节的成绩组成,满分按100分值计算。总成绩权重如下:
总成绩=外国语成绩*20%+(笔试科目1成绩+笔试科目2成绩)/2*40%+面试成绩*40%
2、为了不拘一格选拔拔尖创新人才,考生如有以下条件之一可以由导师推荐、学科专家组考核、学院招生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可直接拟录取并进行公示。
第一,近五年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第二,获得过省级科研成果奖及以上政府奖(省级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七名);
第三,在权威期刊,即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CSSCI)的有关类别排名前20%学术期刊(即学校规定的A、B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A区(即排名前10%)期刊发表1篇。
八、工作进度安排
2018年1月8—2月28日,考生网上报名并缴费;
2018年3月5日前, 考生向学院提交申请材料;
2018年3月9日前,学院完成资格审核并按照要求提交汇总材料;
2018年3月17日上午8:30—11:30,学校组织外国语考试;





